为什么“粉红经济”终将被反噬——从社会主义铁拳到爱国主义
文章目录
一、前言
如今的墙内舆论,已经被狂热的【粉红经济】所裹挟。不管是”娱乐圈“、”科技圈“还是”教育圈“,都已经被粉红所渗透。分析粉红现象,不能只用”无脑“、”傻X“来概括,还得从其背后深层次的成因说起。
这里所谈的【粉红】,引用维基百科的描述:
“小粉红”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尤其是持讽刺态度的社交网络用户描述中国大陆立场偏向中国民族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民的用词。
而【粉红经济】,指的是依靠粉红的力量来获取”利益“、”声望”等的行为。
二、粉红的起源及成因分析
实际上在笔者上大学那会,社交网络还是比较【理性】的,能够和谐地讨论政治政策及社会制度,当然关于一些敏感的历史话题还是不能够提及。但相比于如今网络上动不动就【上纲上线】,那时的网络还是相对开放、包容的。那么为什么到今天,社交网络却被【粉红经济】所裹挟了呢?接下来我将从【起源】及【成因】这两个方面来阐述。
1、粉红的起源
【粉红】一词最早的起源已无从考究,一般认为起源于”晋江文学城“,但那时的词义和现在完全不同。【粉红】一词真正被人们了解且熟悉是在【帝吧出征】事件之后,那时网络上许多“爱国青年”自发前去台湾的一些社交网络上大量发表言论,以表达对台独的不满。在此之后,【粉红】一词就成为这些所谓【爱国主义者】的【标签】。他们本质上是”爱国“的,同时又是”非理性“的。
2、粉红行为的成因
【粉红】的形成,离不开时代背景及社会制度
✧年轻人对于“存在感”及“话语权”的诉求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包括互联网经济和科技)大致是在2010年以后进入发展的黄金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2010年前后,中国网民的数量每年基本以4%的速度增加。也正是这个节点,拥有智能手机的年轻人开始涌入社交媒体。但进入社交媒体并不等同于拥有同样的教育水平,素质教育的缺失是国内互联网“两极分化”的其中一个因素。这也导致很多年轻人在互联网中找不到【存在感】,更加没有【话语权】。
而在经历【钓鱼岛事件】及【帝吧出征】等一系列事件之后,“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激起了一些年轻人的“集体主义荣誉”及“爱国情怀”,同时他们也从这些事件中找到了【存在感】。因此,在此后的时间里,这类事件中都不乏【粉红】的身影。或者说,类似事件都是由【粉红论战】引起的。只有在这样的【集体主义】情境下,他们才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存在感”和“话语权”,同时也不用担心被清算,因为高举着的是【爱国主义旗帜】。
✧政府需要这样的人
先来看《环球时报》在微博上为【小粉红】正名
“她们不太懂网络安全,朋友圈和微博里晒满了美食和旅游照片;她们不懂网络舆论,但却是这个上甘岭上的生力军;她们垂涎着环球时报的肾6和美腿7,据说最近又盯上了共青团中央的‘华为麦芒3’。她们不关心政治,分不清‘左’右,但却有着一股天然的正义感”;“小粉红,是我们的女儿,我们的妹妹,我们暗恋的隔壁班女孩。让我们共同守护她们。”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高级黑】,但这却对了小粉红们的胃口,同时也反映出官媒对这些人的肯定。那么为什么国家需要这些人呢?
首先政府这个大机器的运转需要稳定及群众基础。对于想要寻找“存在感”的年轻人,如果想要表达自己,就需要寻找一个”宣泄口“,他们在政府眼中属于一股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而政府可不想让他们闹出什么幺蛾子。既然他们能够在【粉红】的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对于统治者而言,这是利远远大于弊的。
其次”宣传及舆论“系统需要一股这样的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说,【粉红】只是政府一件趁手的【工具】。官方对【爱国主义】的渲染远远没有人们自发产生的强烈,而【粉红】则是【爱国主义】宣传中的一股中坚力量。还有一些官方遇到不便出面解决的事情,但只要适时煽风点火,【粉红】们就会自发进行口诛笔伐了。
三、粉红及粉红经济被反噬的原因
对于【粉红经济】的成因,我没有单独出一个章节来解释,因为这个很好理解。纯粹是一些人看透了粉红的现象及本质,就把它作为一种生意。这些人是不是粉红一点也不重要,因为这不影响他们通过迎合【粉红】的心理,来为自己牟取利益及声望,这是他们的流量密码,他们也俨然成为了【粉红】中的【精神领袖】。那么为什么粉红以及那些精神领袖会被反噬呢?
1、社会主义铁拳的敲打
【粉红】的反噬源于【精神信仰崩塌】,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社会主义铁拳“的重锤。就拿今年【上海封城】而言,许多人在疫情刚开始时还是岁月静好,指责那些批评”疫情政策“的人。但当真正封到自己城市的时候,又会有各种不满,等到不满的情绪积累几个月又没地方宣泄时,才意识到之前的种种粉红行为是有多么幼稚。相信各位读者在这两年尤其是今年【上海封城】时期,看到了许多粉红醒悟或者反水的言论。
2、被强化到顶峰的“爱国主义与自我审查”
如果说【粉红】的反噬是可能避免的,那么【粉红经济】的反噬就是近乎必然的。
先举一个被“偶然性事件”反噬的例子。
粉红博主赛雷话金在B站及微博都是很火的博主,他以前指控过“回形针的视频辱华“,从而也积累到不少粉红粉丝。但是在今年批评CNN的视频中意外保留了半秒”坦克人“的画面,从而导致他被全网禁言。
这个”偶然性事件“虽不足以说明被反噬的”必然性“,但也反映了国内媒体及粉红的自我审查已无处不在,任何”粉红觉得对于国家有一丁点负面影响“的事情,都会大张旗鼓地去声讨。
这对于其他做着【粉红经济】的生意人而言,也是岌岌可危的,哪怕一句不当的话,就可能使自己”万劫不复“。当【粉红】们在不断强化【爱国主义】时,如果”赞美不够用力”,那也会成为一种罪过。
社会方面对于【爱国主义】的渲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前几年出现的【战狼电影】或是【战狼外交】,都是在强化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情结。而当这种强化到达顶峰之时,反噬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最后引用网上流传已久的一段话作为本章的结尾: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
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
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粉红的成因及粉红经济必将被反噬的原因,虽然将这种“必然性”说的有些武断,但不可否认,一波接一波做着“粉红生意”的人都会有“因各种原因掉下神坛”的那一天。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当你成为流量焦点的那一刻,也就是承受“众矢之的”的那一刻,这跟西方谚语中’Heavy is the head who wears the crown‘的道理相通。同时,本文的解释逻辑同样也适用于各种”唯流量论“的流量明星,流量博主,”靠流量来获取流量“与”靠真本领获取流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认识到这一点,应该是”流量人“的自我修养。